经期血块:健康警示还是生理常态?(五)
这类病变是指子宫存在可以通过影像学或组织病理学方法识别的结构异常。
子宫内膜息肉是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的局限性过度增生。息肉本身可能占据宫腔,影响子宫内膜的正常、完整脱落,导致出血面积增大或不规则出血。息肉表面的血管也可能较为脆弱,易出血。这些因素共同作用,可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经间期出血,并伴随血块形成。据统计,AUB原因中21%-39%为子宫内膜息肉 。
子宫腺肌病是指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肌层中。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同样受卵巢激素调控,在月经期也会出血,但血液难以顺畅排出,积聚在肌层中,刺激周围肌纤维增生,导致子宫均匀增大、质地变硬。这会使得子宫内膜面积相对增加,子宫收缩协调性变差,从而引发月经量过多、经期延长、进行性加重的痛经,并常伴有较多血块。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其中,黏膜下肌瘤(向宫腔内生长)和部分肌壁间肌瘤(较大并影响宫腔形态)最容易引起月经改变。肌瘤的存在可能导致宫腔形态改变、子宫内膜面积增大、影响子宫正常收缩止血功能,以及肌瘤表面内膜血管扩张充血。这些因素均可导致月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从而使抗凝物质相对不足,形成大量血块。
子宫内膜不典型增生是子宫内膜癌的癌前病变,若不及时干预,有进展为癌的风险。子宫内膜癌则是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这些病变通常与长期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刺激有关(如肥胖、多囊卵巢综合征、长期使用外源性雌激素等)。异常增生或癌变的子宫内膜组织生长失控,质地脆弱,易发生不规则坏死脱落和出血,导致持续性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月经量过多、经期紊乱,并常伴有血块,血块中甚至可能混有坏死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