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医药官网

经期血块:健康警示还是生理常态?(三)

经期血块:健康警示还是生理常态?(三)

第二部分:警惕!当血块成为妇科疾病的“信号弹”——异常血块的判断标准

虽然少量小血块是正常的,但某些情况下,经期血块的特征变化可能预示着潜在的妇科健康问题。学会识别这些“异常信号”至关重要。以下将从多个维度阐述判断血块异常的标准:

1. 从“量”上看异常

  • 血块体积过大:如果血块的直径超过2.5厘米(大约相当于一枚一元硬币大小),或者频繁出现大坨血块,就需要引起注意。有些资料甚至提到宽度大于3cm的血块多次出现也需警惕。
  • 血块数量过多:即使单个血块不大,但如果每次月经周期中,较大(例如超过1厘米)的血块频繁出现(如一个经期内出现3次或以上直径超过2.5cm的血块),也可能提示异常 。
  • 整体月经量过大:正常月经量为20-60毫升,超过80毫升则为月经过多。临床上难以精确测量,但可以通过卫生巾的使用情况来大致评估:例如,每小时都需要更换浸透的卫生巾,或者整个经期使用的卫生巾数量远超平时,都可能意味着月经过多。月经失血图PBAC法(Pictorial Blood Loss Assessment Chart)是一种更结构化的评估方法,通过记录卫生巾浸湿程度和血块大小计分,总分超过100分通常提示月经过多。

2. 从“色”和“质”上看异常

  • 颜色异常:如果血块呈现鲜红色,并且伴随着持续不断的大量出血(如每小时浸透一片卫生巾),这可能是一个警示信号,提示活动性出血较多。
  • 质地异常:正常的血块多为暗红色,而如果血块颜色发黑,质地粘稠,有时还伴有拉丝状,可能与中医所说的“血瘀”有关,或提示某些病理情况。但需注意,颜色发黑也可能仅仅是因为经血在宫腔或阴道内停留时间较长,被氧化所致,因此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

3. 从“时”上看异常

  • 经期延长:正常的月经期一般为3-7天。如果月经出血时间持续超过7天,甚至8天以上,伴有血块增多,也应视为异常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