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华医药官网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流行病学与病因(上)

关于子宫内膜异位症流行病学与病因(上)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疾病主要表现为继发性痛经,且逐渐加重。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多见于生育年龄妇女,以2545岁多见。有报道绝经后用激素补充治疗的妇女也有发病者,生育少、生育晚的妇女发病高于生育多、生育早者。

有文献报道其临床发生率约为10%15%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在慢性盆腔疼痛及痛经患者中的发生率为20%90%25%35%不孕患者与子宫内膜异位症有关,妇科手术中有5%15%患者被发现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存在。

国内外报道子宫内膜异位患者的不孕率达40%左右。本症和不孕的关系,已为临床所关注,认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是不孕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在临床上,对主诉不孕的妇女,如果输卵管通畅、基础体温双相,子宫内膜反应良好,房事后试验正常者,应考虑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可能。

子宫内膜异位的因有哪些?

正常情况下,子宫内膜是覆盖在宫腔的组织,在雌、孕激素的调控下发生周期性的改变,定期脱落,形成月经排出体外。但是如果子宫内膜长到子宫体以外,如卵巢、宫骶韧带、子宫表面等,则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

那么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原因有哪些呢?

月经疾病

月经周期缩短,月经频发,月经量多,经期过长,行经腹痛等这些月经病,增加了经血由输卵管道流至盆腔的次数和血量。特别伴有剧烈腹痛的患者,由于血中前列腺素分泌增多,会引起子宫强烈收缩,增加了经血逆流与子宫内膜碎片随之游离的机会,使其在卵巢和盆腔腹膜继续生长和蔓延,从而形成子宫内膜异位症。